杜鵑花酸 (azelaic acid) 廣泛應用於皮膚科門診的痘痘治療,怎麼會有名字那麼詩情畫意的東西呢?
杜鵑花酸又稱壬二酸 (nonanediotic acid),取自小麥、黑麥及裸麥,是天然合成的二羧酸(dicarboxylic acid),他其實和杜鵑花一點關係也沒有,之所以翻成杜鵑花酸是因為跟杜鵑花 (azalea) 的字很像。人體皮表住著正常菌落如皮屑芽孢菌 (P. ovale)在適當的環境下 (油酸),也能產生杜鵑花酸。
(1). 它多半做成濃度20%的乳霜,可以用來治療多種皮膚狀況,最有名的便是青春痘。2002年FDA (食品藥物管理局)核准杜鵑花酸可以用來治療青春痘,為什麼能治痘呢?主要跟它能殺痤瘡桿菌 (Propionibacterium acnes)有關。他還能溶解角質,所以可以去除粉刺。
(2). 除了青春痘,還有什麼有名的療效呢?2002年FDA也核准用杜鵑花酸治療丘疹膿泡型的酒糟,2007年的研究則有更詳細的說明 (Int J Dermatol, 2007, 46(5);533-8)。
(3). 杜鵑花酸還能治療別的嗎? 有的! 1991年的研究指出,杜鵑花酸能夠治療斑點,在這個實驗裡,找來329個肝斑患者,再分成兩組,分別用20%杜鵑花酸和4%對苯二酚 (另一種知名的淡化色素藥物),治療24週後,使用杜鵑花酸的受試者有65%得到不錯的效果,而且效果和對苯二酚那組相較之下無顯著差異,這個試驗中使用杜鵑花酸的人沒有發現過敏作副作用 (Int J Dermatol, 1991, p893-895)。不過後來的研究則傾向,在治療肝斑時,20%杜鵑花酸甚至可能比4%的對苯二酚更有效 (J Cosmet Dermatol 2001. 10(4);282-7)。杜鵑花酸也太神奇了吧,竟然還能淡斑,讀者一定想問為什麼?原來它是鉻氨酸酶 (tyrosinase) 的競爭性抑制物,進而阻止黑色素細胞的活化。
不過也有人指出,杜鵑花酸的刺激性比對苯二酚+果酸或麴酸的混和物還強 (eMedicine Journal. 2001, volume 2)。如果病人想淡斑,但又不能使用A酸或對苯二酚時 (如出現副作用),杜鵑花酸會是一個不錯的替代選擇。
(4). 杜鵑花酸就這點能耐了嗎?不!他還有別招,它還會抑制五甲還原黴 (5α-reducatse),所以早期曾有研究發現它也許能應用在雄性禿的治療,可惜當時僅止於體外試驗而已 (Br J Dermatol. 1988 Nov;119(5):627-32)。最近還有一篇更有趣的,有人拿他來治療圓形禿,不過還需要更大規模的臨床證據 (Am J Clin Dermatol. 2005;6(6):403-6.)。
看到杜鵑花酸這麼多才多藝、能歌善舞,是不是很賣力呢?
不過在此要特別提醒大家,『杜鵑花酸』跟前陣子鬧的沸沸揚揚的『杜鵑花醇』無關,他們和『杜鵑花』三個沒有血緣關係,大家不要搞混喔!
本站文章版權所有,歡迎非商業性『部份』轉載(請勿全文轉載),轉載請註明作者姓名標示與出處,禁止更動內文,並提供有效的該篇文章超連結。
❤延伸閱讀❤
http://yanjiskin.pixnet.net/blog/post/427516523
「葡萄糖酸鋅」特殊配方的舒特膚潔膚慕斯,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膏藥?
http://yanjiskin.pixnet.net/blog/post/355752230
http://yanjiskin.pixnet.net/blog/post/229206401
http://yanjiskin.pixnet.net/blog/post/229205639
http://yanjiskin.pixnet.net/blog/post/229204520
http://yanjiskin.pixnet.net/blog/post/229205444
http://yanjiskin.pixnet.net/blog/post/229205429
http://yanjiskin.pixnet.net/blog/post/229204904
http://yanjiskin.pixnet.net/blog/post/229204532
http://yanjiskin.pixnet.net/blog/post/229204505
http://yanjiskin.pixnet.net/blog/post/229204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