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寫在前頭: 這位老兄 抱歉了!!)

過去拜日本漫畫灌籃高手之賜
打籃球是年輕人最能展現耍帥的運動
近幾年吹起了衝浪風
這股潮流來勢洶洶
可憐的男生不但要會打球 現在還得學衝浪
就像古時候的女生肩負著琴棋書畫還要懂茶道的使命
不過 衝浪這麼盛行
卻苦了我們的急診室

以前值班的時候
最擔心晴空萬里的假日班
有好幾次半夜被急急忙忙的call過去
結果卻是全身海灘風的型男酷哥在那邊痛苦的哀嚎
看他全身紅不攏通的 猜也知道是白天去衝浪曬掉了一層皮
問他為何搞到半夜才求救
理由是半夜才痛到不能睡覺
心理面雖然無數的xxoo
但我知道從醫學角度曬完十二小時發作的確合情合理
罷了 苦口婆心的教育了他以後一定要做好防曬
得到的卻是 "可是這樣很娘耶 !!!"

防曬 真的很不man嗎
讓我們來回想一下那個畫面
海灘上
女生 纖纖細手均勻的來回塗抹防曬乳-->優雅
男生 逮到機會幫女生在背上擦防曬乳-->煽情
老公 幫老婆比基尼以外地方塗防曬乳-->體貼
男人 想學人家很有氣質的倒了防曬乳-->噁心
好吧 我承認這不是很man的動作
但是暫時拋棄你們的雄性素不管
我們來看看女生擦防曬乳到底有沒有道理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
(不要懷疑 所有的醫學教科書都承認它是一種器官)
但是它很脆弱 而且要用一輩子
我們每天接觸的太陽光 含有可見光跟一群紫外光
能穿透能造成的傷害最大(還好大部分都被臭氧層濾掉了)
不同的波長對我們的皮膚造成的影響又各不相同
譬如說UVB會引起皮膚即時曬傷 使皮膚角質增厚 變紅變乾 眼膜炎
而UVA會促使皮膚老化(皮膚鬆弛 皺紋) 增加黑素素引起斑點 微血管浮現等
一般來說 波長越短能量就越強 而波長越長穿透皮膚的能力就越大

太陽光雖然對身體維他命D的合成很重要
但它也很無情的能造成超過一百種皮膚的疾病
簡單來說 這些紫外線或可見光
經過皮膚上的帶色團 (chromophore)吸收之後
--> 光子(photon)的能量會將它誘發到一個激發的狀態(excited state)
--> 接著釋出光產物(photoproduct)
--> 刺激細胞訊號傳導途徑(cellular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
--> 產生生化及細胞的變化 (譬如細胞複製 分泌細胞素 細胞自殺等)
--> 最後引起一些急性或慢性的皮膚反應
包括了光老化 (譬如皺紋 皮膚失去彈性 暗沉等) 甚至是皮膚癌
其實 不但是太陽光
平常我們會接觸到的發光體 包括螢光燈 白熾燈 影印機 光療燈等等
也都可以類似的反應
尤其是歐美流行的助曬沙龍(tanning salon) 更是加速了皮膚疾病的形成


不同的人種因為身體本身皮膚的差異
醫學上將它分成六個等級 依序是:
第一型--> 非常敏感 非常容易曬傷 幾乎不會曬黑
第二型--> 很敏感 很容易曬傷 曬過稍微黑
第三型--> 敏感 偶爾曬傷 曬過會變黑
第四型--> 幾乎不曾曬傷 一曬就變黑
第五型--> 幾乎不曾曬傷 一曬就變黑
第六型--> 幾乎不會曬傷
簡單來說 台灣人很白的的女生是第二型, 一般女生是第三型, 一般男生則是第四型
高加索白人是第一或第二型 而像麥可喬丹那種黑到發亮的是第六型
為什麼要大費周章的分成六個型呢
主要是因為方便大家易於溝通跟疾病分類

平常我們看氣象報告長聽到的UVI (ultraviolet index)也就是紫外線指數
是結合世界衛生組織(WHO) 聯合國環境組織 世界氣象組織等所統一制定的測量紫外線強弱標準
它代表了紫外線照射的安全範圍
1994年世界氣象組織像各國推廣這個指標之後
已經被大家廣泛的應用
UVI數值越高 代表潛在的危險越高
它的數值由0到11+ (以上)可分為五級
1-2: Low (微量級) 以綠色標示
3-5: Moderate (一般級) 以黃色標示
6-7: High (高量) 以橘色標示
8-10: Very High(過量) 以紅色標示
11+: Extreme (危險級) 以紫色標示


而台灣地區依據紫外線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配合我們亞洲人的膚色(大部分落在第三型到第五型)將UVI作了些微的調整
分為0-15曝曬級 依序是:
指數0-2 弱 (low)
3-4 中 (moderate)
5-6 強 (high)
7-9 極強 (very high)
10-15危險 (extreme)
那麼 哪些情況會對紫外線感覺失衡呢 常見的情況有:
1. 海拔每上升1000公尺氣溫下降4度 紫外線增加10-12%
2. 理論上緯度越高紫外線應該越少 但是南北極臭氧層破壞使得臭氧濃度每下降1% 紫外線會增加2%
3. 在外面玩水的時候以為感覺比較涼 但其實紫外線仍能穿透水傷害皮膚
4. 冬天的時候以為太陽都不暖了 但紫外線仍然可高達UVI 7以上
5. 室內有些燈具也有紫外線: 補螢燈 水銀燈 鹵素燈 太陽燈 頭設燈 紫外線殺菌燈等
6. 在雪地中仍有70%的紫外線反射
以上這些都是常以為沒有紫外線曝曬的顧慮而容易忽略的狀況 需格外小心

另外 紫外線引起皮膚癌 一直是皮膚科醫師最重視的問題之一
以最令人聞之色變的黑色素細胞癌(melanoma)來說
根據美國癌症協會統計 2006年在美國111900新診斷的黑色素細胞癌, 同時也有7910人死於黑色素細胞癌
黑色素細胞癌更佔了所有皮膚癌死因的79%
隨著每年越來越多人被診斷黑色素細胞癌
且越來越多的病人有年輕化的趨勢
身為每天被紫外線威脅的我們 不得不慎
那麼 為什麼會說紫外線跟黑素素細胞癌息息相關呢
主要要追溯到過去強而有力的證據顯示
歐美地區白人(易曬傷體質)喜歡利用長假到海邊放鬆作日光浴
結果意外發現那些兒童或少年時期曾隨父母去旅行接受短期密集大量曝曬陽光的人
比那些長期而持續的曝曬陽光的人 較容易得到黑素素細胞癌
這就是有名的間歇性曝曬理論(intermittent exposure)
另外流行病學家還發現
居住在陽光少的地方卻得到黑色素細胞癌的人
有較高的比例是移民來的 (兒童時期是住在大量陽光的地方)
而這之中又顯示 兒童時期就搬離陽光區的人 比長大之後才搬離陽光區的人更多機會得到黑色素細胞癌
從這裡一個證據就是
黑色素細胞癌好發的部位 男女有別
男生好發在背部 女生則好發小腿 軀幹
這跟男生喜歡打赤膊 而女生習慣穿裙子還有泳衣的不同有關

所以 看了這麼多的證據之後
那些被迷失在雄性素裡面的人
是不是還要繼續笑那些擦防曬乳的男生很娘呢?

 

 

本站文章版權所有,歡迎非商業性『部份』轉載(請勿全文轉載),轉載請註明作者姓名標示與出處,禁止更動內文,並提供有效的該篇文章超連結。

 

 

延伸閱讀

防曬品會不會導致青春痘?

http://yanjiskin.pixnet.net/blog/post/229204916

 

夏日防曬疑難雜症--下集

http://yanjiskin.pixnet.net/blog/post/229204289

 

夏日防曬疑難雜症--上集

http://yanjiskin.pixnet.net/blog/post/229204277

 

啡因可以預防紫外線傷害?

http://yanjiskin.pixnet.net/blog/post/229203329

 

沙攤 比基尼 夾腳拖的夏天--別被天花亂墜的防曬油廣告騙了

http://yanjiskin.pixnet.net/blog/post/22920028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皮膚科劉權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