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新生報】2013年7月10日

純物理性防曬比化學性防曬霜好嗎?台大雲林分院皮膚部主任邱品齊表示,目前市面上的防曬產品,有7~8成是使用物理防曬成分加化學防曬成分,各取所長。

物理性防曬成分是指其成分主要為二氧化碳及氧化鋅,呈現粉狀,且顏色較白、感覺也較厚重,主要是利用來反射紫外線達到防曬效果;而化學性防曬則較透明、舒服,但有些成分較刺激,化學性的防曬成分可吸收紫外線轉化熱能。

耕莘醫院皮膚科醫師楊志雄表示,一般東方人膚色日常防曬係數宜使用SPF15,若從事戶外活動長時間曝曬應提高至SPF25以上,選擇防曬用品應注意其成分標示是否明確,防曬用品之主要防曬成分可分兩大類,物理性、化學性及混合型。物理性防曬品可反射紫外線,優點是溫和不刺激,缺點則是較油。化學性則可吸收紫外線將其轉換成不傷害皮膚的物質,優點是清爽不油膩,缺點則是可能較刺激甚至引起過敏。現在較新的防曬品皆傾向於物理性及化學性混合型,不僅適合一般膚質,且具有抗UVA、UVB、IR等全效性,如此才可達到減少色素沉著,延緩皮膚老化及減低皮膚癌發生的機率。

楊醫師表示,由於6個月大之前的新生兒皮膚未發育健全,較為嬌嫩,因此不建議擦防曬乳;6個月之後的幼兒,皮膚角質發育較健全,就可開始為寶寶擦防曬乳。

楊志雄表示,可運用ABC三重防護法則,抵抗紫外線的侵害。Away─遠離紫外線。由於紫外線過量的情形日趨嚴重,因此建議早上9點半到下午3點半,這段時間應盡量避免外出與直接曝曬於陽光下。Block─阻擋紫外線。6個月以上的寶寶,應不分晴雨,針對UVA和UVB,擦物理性、防曬係數15以上、PA++的防曬乳,約每4-5小時補擦一次,隔絕紫外線傷害。不建議給寶寶擦化學性防曬乳的原因是,寶寶膚質脆弱,其中的化學成分較刺激,容易引起寶寶肌膚敏感;且物理性防曬成分中的二氧化鈦或二氧化鋅,擦在皮膚上顏色偏白,過4-5小時後,顏色會逐漸轉淡,可適時提醒媽咪為寶寶補擦防曬乳。Cover─遮蔽抵禦紫外線。帶寶寶出門時,除了擦防曬乳之外,應再以遮陽帽、薄長袖衣物、太陽眼鏡等物遮蔽身體易曝曬於陽光下的區域,或於手推車上加裝遮陽設備,減少直接接觸紫外線的機會。

像是穿抗UV的薄外套、防曬衣物等是否有用?邱醫師也表示,基本上,不論是否有抗UV、防曬的效果,只要有穿外套就有一定的遮蔽效果,建議夏天可穿淡色的衣服;而露出的部位,像是臉部等則可抹些防曬產品。

署立雙和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葉斯維表示,如果是一般上班族,平常多待在室內工作、生活,紫外線不多,防曬乳防曬系數只要二十五到五十即可,防曬係數不需要太高,使用高防曬系數產品很容易讓毛孔變大,皮膚也可能長粉刺、長痘痘。

若需要去戶外玩或要在大太陽底下活動,才需要使用到防曬系數五十、六十以上的防曬產品。平常若都待在室內,又使用高防曬系數防曬乳,不但毛孔容易被撐大,且容易長粉刺、痘痘,皮膚外觀也會顯得比較粗糙。

葉斯維醫師分析,防曬乳作用可分為化學性防曬、物理性防曬兩種,化學性防曬乳的防曬系數多半只有二十、三十,頂多到四十。而物理性防曬乳因為使用小顆粒反射紫外線,防曬系數往往在五十、六十以上。

無論使用的是化學性還是物理性防曬乳,在戶外每兩、三小時就要補擦,大量流汗、玩水的時候要擦得更勤快;室內鹵素燈、照明設備可能讓皮膚長斑,因此在室內也需要做好防曬工作,四到六小時就要補擦防曬產品。

醫師也提醒,剛接受雷射手術的患者更要避免接觸陽光、紫外線,一旦曝曬太陽,容易增加反黑風險,因此更要徹底做好防曬工作。

 

 

本站文章版權所有,歡迎非商業性『部份』轉載(請勿全文轉載),轉載請註明作者姓名標示與出處,禁止更動內文,並提供有效的該篇文章超連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皮膚科劉權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