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健康網 – 2012年4月19日
小玲18歲,因近來常出現掉髮而就醫。
在檢查小玲的掉髮狀況時,發現它是屬於瀰漫性脫髮,
而頭皮檢查並無發現異樣或疤痕,只是觸診時頭皮很軟,有點像「果凍」或是「布丁」,可以用手指把整個頭皮捏起來。
追問下,小玲有果凍狀的頭皮已有10年了,其他家人並無類似情形,
在進一步頭皮切片檢查下,我們發現小玲的皮下脂肪層有增加的現象,在真皮和皮下組織中有粘蛋白沉積。

為進一步確定診斷及排除血液骨髓疾病,利用超音波及核磁共振檢查證實小玲的頭皮皮下脂肪層(17mm)比同齡女生厚2倍以上,
判斷是「脂腫性脫髮」。
脫髮的原因很多,需考量病患年齡、性別、掉髮分布位置、頭皮狀況分為局部或瀰漫性掉髮,及有無發炎性或疤痕性禿頭。

臨床上瀰漫性落髮以休止期掉髮為主,大都在遭遇重大事故後3個月後出現大量之掉髮,6個月內會自己痊癒,
另需考量內分泌失調、缺鐵性貧血、營養不良、嚴重的慢性疾病、藥物副作用等。

局部性掉髮則根據頭皮有無發炎疤痕再做區分。
無疤痕局部禿頭以圓禿(俗稱鬼剃頭)、雄性禿為主,另須考量拔毛癖及牽引性禿髮。
局部發炎性以黴菌感染(頭癬)、細菌性感染為主,
其他如第二期梅毒、紅斑性狼瘡、乾癬、扁平苔蘚也都會引起掉髮,當出現瘢痕時,會造成永久性脫髮。

脂腫性頭皮及脂腫性脫髮是一種病因不明的良性罕見疾病,
臨床表現為頭皮增厚,觸之似吸水海綿。在脂腫性增厚的頭皮區有時可見脫髮或短髮。
頭皮組織病理檢查和影像學檢查均可見皮下脂肪組織增生。
若被診斷為此疾病毋須恐慌,大都不會持續惡化,
主要鑑別診斷為腦迴狀頭皮,
其發生原因可能是發育異常或繼發於其他皮膚病,此時需治療原發疾病。
(資料來源:台北林口長庚醫院)

 

 

本站文章版權所有,歡迎非商業性『部份』轉載(請勿全文轉載),轉載請註明作者姓名標示與出處,禁止更動內文,並提供有效的該篇文章超連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皮膚科劉權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